日前,市經信委數據顯示,盡管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全市工業增速有所放緩,但在我市迅速采取一系列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措施后,5月份我市規模工業當月增幅居全省第七位,累計增幅由上月的全省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我市以規模工業為代表的工業經濟總體上呈現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態勢。其中采礦冶金、農副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和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四大產業為我市工業起到了支撐作用。
規模工業總體平穩
總體來看,我市工業運行基本面良好,但穩中有降,下滑速度則慢于全省其他地市。納入統計的29個主要工業行業累計增加值全部實現增長,其中19個行業增幅超過20%,5個行業增加值超10億元,1個行業增加值超20億元。重點調度的26種工業產品中,有17種產品累計產量保持增長。同時,全市輕工業發展快于重工業,且兩者增速差距正在逐步擴大。
數據顯示,前5個月,采礦冶金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兩大產業累計實現增加值63.9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的45.7%。紡織服裝、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兩大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占13.4%和16.6%。此外,四大產業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的79.3%,其中農副產品深加工完成投資額,是去年同期的兩倍。由此可見,這四個產業無論是增加值規模還是投資占比,都對全市工業起到了支撐作用。
重點企業穩步發展
5月份,全市納入“省重點企業運行監測分析系統”的91戶重點企業實現產值50.1億元,同比增長0.1%,前5個月累計實現產值262.9億元,同比增長14.18%。截止到5月份,有58戶企業累計產值超億元,14戶累計產值超5億元,應流集團、迎駕集團、金安不銹鋼和大昌經貿公司等4戶企業累計產值已超10億元。
此外,1-5月份,工業品累計產銷率達97.5%,較上月提高了0.2個百分點。前4個月,我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84.5%,比全年同期提高18.5個百分點;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75.9億元,同比增長38.5%;實現利潤總額24億元,同比增長15%,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9.7個百分點。
下半年仍將穩中求進
受全國、全省經濟下行的總趨勢影響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影響,全市工業經濟也存在一定的發展壓力,在月度間及縣區間,存在著不夠平穩的問題。部分行業市場問題、資金占用問題及效益問題凸顯。對于下半年的工業運行,仍將堅持以穩為主、穩中求進。
不過,全市工業發展仍存在有利因素。目前,國家以及地方各級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一些預調微調措施已初見成效。特別是如節能惠民政策、刺激消費、保障住房剛性需求等政策與我市主導產業的契合度更大,對我市機電、汽車及零部件、采礦冶金、建材、輕工產業均具有較強促進作用。同時,從前五個月運行看,我市的機械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仍保持穩健增長的基本態勢,預測之后冶金及紡織業將穩中有升。
目前,我市多數縣區累計增幅在20%左右,舒城縣、開發區仍有較大增長潛力,壽縣今年5月份開始已探底回升,因此繼續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