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編輯日期:2011-7-26 單位:六安工投 發稿人:管理員 閱讀次數:
次 [ 關 閉 ]
上半年,全市上下積極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影響,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工業經濟持續較快增長。
一、工業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工業經濟持續較快發展。1-6月份,全市規模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3.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3個百分點,增速位于全省第六位。其中,6月份當月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2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同比增加0.5個百分點,產銷銜接良好。六月止,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660戶,半年新增60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達111戶,超20億元企業已有5戶。累計工業用電量為14.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46%。
(二)重工業為主要的增長拉動力量。1-6月份,輕、重工業分別實現增加值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19.2%和27.4%。其中,重工業增幅高于全市工業增加值增幅4.1個百分點,高于輕工業增幅8.2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如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當月增加值基本保持在50%以上的增速;該行業6月止累計實現增加值占全市累計工業增加值的18.8%,為重工業的主要增長點;此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累計增幅也達到37.7%。
(三)大中型企業支撐作用明顯。1-6月份,全市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4.4%,高出全市規模工業累計增加值增幅1.1個百分點。6月份,全市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5%,高出全市當月工業增加值增幅6個百分點。納入“安徽省重點企業生產運行監測分析系統”的90戶重點企業實現產值同比增長54.52%,增幅較一季度提高了3.4個百分點。
(四)大多數行業保持平穩增長。上半年,納入統計的30個主要工業行業全部實現增長,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食品制造、紡織服裝、非金屬礦物制品、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等17個行業同比增幅超過20%。金屬制品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等21個行業實現增加值超億元,其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飲料制造業等12個行業超5億元,農副食品加工業、飲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4個行業超10億元,黑色金屬礦采選業超20億元。6月份,有29個行業同比實現增長,其中16個行業增幅超20%。
(五)各縣區基本保持了20%以上增幅。上半年,除壽縣外,各縣區工業增加值增幅均在20%以上,其中開發區、霍邱、金寨、霍山4縣區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霍邱縣和霍山縣達到了25%的年度目標均衡進度要求。
(六)經濟效益總體良好。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71.3,較上年同期提高57.2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2.1%;實現利稅總額同比增長61.17%,其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69.6%。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各月增長波動較大,運行不夠平穩。上半年,我市各月工業增加值基本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但月度之間不夠均衡,波動較大,運行不夠平穩。如最高的6月份增加值高于最低2月份16.31億元,差距較大;當月增加值增速最高與最低相差11.6個百分點;用電量月累計增幅最高與最低月份也相差12.44個百分點。
(二)部分行業增長不快,企業生產不穩。輕工業總體呈低迷態勢,造紙及紙制品業、印刷業、塑料制品業等行業增長較緩。農副食品加工業主要因糧食價格上升影響增幅不高。機制紙板、日用玻璃制品、電力線纜、發電量等產品產量下降或增長放緩。柳編、羽絨等行業受出口形勢不景氣影響生產受限。中小企業受成本攀升及融資難等影響,生產經營難度加大,經營收縮。
(三)兩項指標占用過高,運行質量堪憂。1-5月份,規模工業企業應收賬款高達同比增加86.13%;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42.62%,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呈現逐月上升趨勢。兩項指標占用過高,影響了企業資金周轉,加大了經營風險;而且虧損企業戶數較上年略有上升,5月份虧損額同比增長了33.3%。
三、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強化工業運行監測調度,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各縣區要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的監測預測分析工作,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調控政策對工業運行的影響;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重點企業生產運行情況以及熱點難點問題的的監測和分析,要充分發揮省重點企業運行信息直報系統的平臺作用,按月及時上報數據,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對策。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并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確保規模工業企業運行情況能夠及時、準確上報,全面提高工業統計及運行監測的質量和水平,防止工業運行大起大落,保障全市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二)多渠道破解要素瓶頸,大力幫扶中小企業發展。針對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融資、用工、用地和用電保障等問題,各縣區要強化政府調控、幫扶和減負手段,千方百計幫助中小企業破解要素瓶頸,解決突出問題,促其加快發展。要針對上半年我市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指數不斷攀升而存在著的“進出倒掛”的“剪刀差”現象,指導企業強化管理,努力降本增效。要大力支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加強銀企對接,同時發揮中短期融資工具作用,增強企業融資能力。要緊抓暑期畢業生就業機遇,加強用工供需對接,改善用工環境與待遇,避免因勞動力緊張而影響企業生產。
(三)全力克服迎峰度夏壓力,精心組織企業安全生產。當前我市電力迎峰度夏形勢嚴峻,各地要強化電網調度運行管理,認真落實有序用電預案,積極安排好企業錯避峰,認真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完善應急預案,切實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盡可能將電力緊張對工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點。同時,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全面組織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建立安全生產預警機制,防患因天氣炎熱等因素引起的意外事故發生,確保工礦企業生產安全。
(四)加快在建項目實施進度,迅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下半年,各縣區要集中精力抓住迎駕2萬噸曲酒等一批技改項目和蘭翔玻業等投產后即可達到規模工業企業標準的重點在建項目,督促協調其加快實施進度,力爭盡快投產達產,形成新的增長點。迅速建立和落實各級重點項目推進聯席會議制度和領導聯系協調服務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重點工業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